首页 >> 综合新闻

圆明园建园300周年 湖南师大龙狮队参加纪念活动
2007-06-20 07:38
[字体: ]

    中国龙狮运动协会网消息,由凤凰卫视、圆明园联合举办的“纪念圆明园建园300周年暨圆明园流散文物首归仪式”电视文艺晚会,2007年6月8日在圆明园大水法遗址隆重举行!

    师大体院龙狮队在此次北京的电视文艺晚会上,精彩演艺了为龙狮队特设的节目,并向全球华人展示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风采和魅力!成龙和羽泉等名人都参加了本次晚会,凤凰卫视中文台对仪式进行了全程录制,并于文化遗产日播出。中央电视台、北京电视台、新华社、人民日报、新浪、百度、搜狐、腾讯等40余家媒体对活动仪式进行了报道。

    2007年是圆明园建圆300周年的特别时间。此次“流散文物首归仪式”,运用了声、光、电在圆明园遗址呈现出原有的辉煌场景,以“追梦”为主题来展现300年来的历史,突现圆明园在中国文化体系中独特的价值地位,此次文艺晚会是以综艺晚会的形式呈现圆明园文物回归的场面,反映当代中国历史和人类的文明风貌!

    位于北京西郊的圆明园,兴建于清代康熙年间,历史上是一座集天下园林建筑之大成的典范式皇家园林。1860年,外敌入侵,将这片美丽的景观付之一炬,给世人留下了永远的遗憾与悬念。圆明园,曾经被世人美誉为“万园之园”,作为东方文明的一种象征,为天下人所推崇。法国大文豪雨果曾经这样评价:“这是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无与伦比的杰作”,“即使把我国所有圣母院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,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皇的东方博物馆媲美。”

    在圆明园建园300年罹难147年之际,10件流落民间近百年的散佚文物终于回归圆明园。由北京市文物局、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共同举办,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和区工商联联合承办的“圆明园流散文物回归首归仪式”,于2007年6月8日中国文化遗产日前夜在圆明园大水法前举行。

    据介绍,此次回归的10件文物全部是石雕构件,其中绝大部分位于被焚毁前的西洋楼建筑群落。10件中最为珍贵的当数一对具有西洋风格的吐水石鱼,两条汉白玉石鱼大小一致,身长125厘米,高58厘米。据专家考证,这对石鱼原本位于现在圆明园的标志性建筑大水法前,大水法从乾隆十二年动工,到乾隆二十四年(1759年)基本完成,因此这对石鱼至少有248年的历史。圆明园遭劫后,这对石鱼于上世纪20年代末流落民间,如今终于被有识之士无偿送回了家。同时回家的其余8件石刻文物包括台阶、栏杆、底座等,是由北京电教馆送回的。(湖南师大奥都龙狮俱乐部供稿)